中耳炎患者来就诊,被医生进一步诊断为“中耳胆脂瘤”
不少患者一听到“瘤”,总是会恐慌不已
那么,耳朵里的这种“瘤”,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?会不会致命呢?
不少患者一听到“瘤”,总是会恐慌不已
那么,耳朵里的这种“瘤”,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?会不会致命呢?
说起中耳炎,大家可能都不陌生,但在耳鼻喉科,有一种特殊的中耳炎叫“中耳胆脂瘤”,如果视而不见,任其发展,会造成严重危害!
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的一位耳病患者小刘(化名),10多年前曾出现过左耳流脓、流水的情况,当地医院诊断“中耳炎”,经药物治疗后改善不明显,近期的入职体检中,偶然发现自己听力有问题,竟达不到正常,遂来成都就医,最终诊断“左中耳胆脂瘤、左耳混合型耳聋(轻度)”。

在临床上,中耳胆脂瘤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,它多表现于流脓、疼痛、闷堵感及听力下降,本质上来说,胆脂瘤并不是真正的“肿瘤”,而是一种良性病变。它是指角化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,中间常堆积白色脱落上皮组织。虽然不是肿瘤,但中耳胆脂瘤具有类似肿瘤的侵袭能力,也会不断膨胀和扩张,压迫并侵蚀周围的中耳结构,甚至破坏内耳和颅内的骨质,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。
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医学博士、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住院部主任乔晓明博士介绍:“在接诊时,医生会通过病史、体查,同时完善听功能、耳内镜检查、CT检查综合评估,耳内镜检查可能发现有胆脂瘤上皮组织,CT可查见听功能链破坏、面神经受压等,但也有少部分不典型的患者,需要最终在手术探查中确诊。”

在临床实践中,手术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主要手段,保守治疗仅能实现感染期的暂时控制及症状缓解,无法彻底消除内部的胆脂瘤病灶,因此药物治疗仅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措施或术前准备。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方式丰富多样,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术式。术中一般通过开放式根治手术将病灶清洁干净,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听骨结构,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或人工听骨进行听力重建,为患者提高或保留增加希望,该术式的难点在于操作空间非常狭窄,需要具有丰富经验和娴熟技能的耳科医生,才能顺利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