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的症状时,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认为自己患上了感冒。然而,感冒的类似症状通常只会持续3至5天。一旦打喷嚏、流清鼻涕的症状持续超过一周且没有缓解的迹象,那么就很有必要前往耳鼻喉科进行检查,以确定是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。
常常有人心存疑虑:“医生,您可别忽悠我,我这症状只要一吃感冒药就有所好转,可停药后又会复发,这怎么就不是感冒呢?”其实道理很简单,打喷嚏、流清水鼻涕,可别轻易就认定是普通感冒,很有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。

一、过敏性鼻炎的类型
过敏性鼻炎主要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类型。不少鼻炎新患者会感到困惑:“为什么我每年一到秋天鼻炎就会发作呢?”这是因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春季和秋季较为高发。
秋季过敏一般从8月8日立秋前后开始,最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艾蒿、豚草和杂草等。春季过敏通常会持续到4月底,而秋季过敏大多会持续到9月中下旬。不过,由于地域、气候以及植被等方面存在差异,这些经验更适用于北京及周边地区。
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,患者在早晨起床时,或者遇到冷暖空气、尘土等情况时,都有可能发作。这种类型的过敏性鼻炎,其过敏原往往是尘螨、蟑螂、动物毛发等。
二、认识误区与危害
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存在认识误区,尤其是年轻人群体,他们认为鼻炎发作时可以先不予理会,硬扛一段时间,等自身抵抗力提高了,病情自然就会痊愈。但在临床上,抱有这种想法的患者,病情往往比一般患者更为严重。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使用药物来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,导致病情不断加重,还可能合并其他疾病,如鼻窦炎等。
所以,千万不要轻视过敏性鼻炎,它可不是小病。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,如急慢性鼻窦炎、鼻息肉、急性中耳炎、分泌性中耳炎等,这些疾病的产生都与过敏性鼻炎密切相关。因此,一旦发现患有过敏性鼻炎,就应果断采取措施,不能硬扛。
我们都知道,感冒大多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。对于症状较轻的感冒,即使不使用药物治疗,经过大约10天,当免疫机能恢复后,病情也会自然缓解。然而,过敏性鼻炎的情况却恰恰相反。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,其免疫状态往往处于亢进状态。所以,当病情发作时,如果不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来控制症状,盲目地硬扛,病情不仅不会好转,反而会加重,甚至引发相关的合并症,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。
三、治疗与防护
当过敏性鼻炎发作时,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在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的同时,合理使用抗过敏等药物进行治疗,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症状,稳定病情,预防继发疾病的发生。
临床上还发现,部分哮喘患者会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,而且这些患者的哮喘发作,常常是由过敏性鼻炎引发的。
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,如果有条件和能力改变居住环境,极有可能摆脱过敏的困扰。因为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下,空气中的过敏原浓度和种类差异很大。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,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。
加强防护是应对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措施,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戴口罩。不过,普通的外科口罩或者棉布口罩对过敏原的过滤作用有限,防护效果不佳。而带有滤过装置的口罩,则可以有效减少吸入的过敏原,从而减轻症状。
以上就是对过敏性鼻炎的相关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或是想咨询一下相关治疗方法,可点击在线咨询医生,或拨打仁品免费咨询问诊电话:400-088-5191,网上预约还可享受免挂号费以及检查优惠等相关活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