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聋,即72小时内发生且原因未知的感音神经性听力受损。若损失达到三个频率超过30db,或是相邻两个频率降至20dBnHL,则可视为突聋。

常见诱因包括劳逸失度、精神压力过大、情绪起伏不定及生活作息紊乱等。仅有约15%的患者查明病因。突聋可依据纯音测听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、中高频下降型、平坦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。
低中频下降型:包括突然下降型、逐步下降型和波动性下降型。女性较易患此病,双侧发病率约占10%。无明显诱因下,250、500Hz或1000Hz下降15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。约80%的患者伴随耳鸣,常为低音调的吹风声;60%的患者感到耳部闷胀;15%-20%的患者出现头晕或眩晕。
中高频下降型:短期内中高频听力下降的突聋。约80%的患者伴随耳鸣,以高调蝉鸣为主;30%的患者感到耳部闷胀;10%的患者出现头晕或眩晕;7%的患者出现听觉过敏或重听,耳廓周围异常感觉,头痛、头昏或其他心理躯体不适等症状。
平坦型:主要由血管纹功能障碍或耳蜗供血不足导致组织缺氧引起。根据纯音测听听力曲线分类,平坦型突聋定义为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,500、1000、2000、4000Hz平均听阈≤80dBHL。
全聋型:可能与内毛细胞损伤、螺旋韧带供血障碍、血管纹功能障碍、耳蜗动脉或蜗轴螺旋动脉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有关。500、1000、2000、4000Hz平均听阈≥81dBHL。约90%的患者伴随耳鸣,多为高调耳鸣;40-45%的患者出现头晕或眩晕;50%的患者感到耳部闷胀;17%的患者出现头痛。